close



點一盞心燈


作者:劉墉


出版社:時報出版


點一盞心燈,看見雙眼無法看清的人世風景


劉墉經典作品復刻版,作者親自修訂,再加上全新插畫。


一盞燈可以照亮周圍,一盞心燈卻可以照亮,始終不夠清晰的雙眼。


一百多個小故事,有親情、有戰爭,有人世的虛偽與真實,也有人生的歡愉與苦悶。一個故事,可能就是一個人生的縮影,他和她和牠和它,其實都可能是——你!


 


 



封神榜


作者:李元貞


出版社:時報出版


《封神榜》又叫《封神演義》,現在流行的一百回《封神演義》,是明朝中葉以後,由許仲琳編定的。《封神演義》是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故事為主幹,描述姜太公封神的故事,寫的不是歷史也非人間故事,對於神魔的描寫生動活潑,文學中想像力的創造,值得大家欣賞喜愛。



 


 






看見自己的天才:一個智商70少年調查官的成長


作者:盧蘇偉/


出版社:寶瓶文化


他與雨人恰好相反,數字與記憶力是白癡,推理與分析卻像天才。


用自信、樂觀去面對人生,用關懷與了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


盧蘇偉調查官在八歲那年感染了日本腦炎,一場發燒讓他的腦中記憶功能受損,小學五年才學會認字,國中只能唸特殊教育班,智商測驗出來只有七十。之後他花了七年時間,考了五次大學,終於進入了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。大二那年,他遇到馬傳鎮教授,這才發現他的記憶理解能力像個白癡,但邏輯分析及創造思考能力卻有如天才,從此,盧蘇偉開竅了,他不但成績一路長虹,以第二名畢業,並且進入地方法院當觀護人,幫助許多輟學或吸毒的孩子們。


他的成功,源自於他的努力、家人的全力支持,他被老師罵成是豬,他的父親認為他是最聰明的豬;媽媽為了教他識字,自己製作教具教他;大姐為了他,放棄做女外交官的夢想,選擇做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師……此外,他生命中不斷出現的貴人,如馬傳鎮教授的啟發,讓他看見了自己可取的地方,發現了自己的天才!


盧蘇偉相信,世界上沒有行為偏差的孩子,也沒有天生不會讀書的孩子,只要能看見自己的天才,發揮自己的專長,每個人都值得期待!


 




愛呆西非連加恩:攝氏45度下的小醫生手記


作者:連加恩/


出版社:圓神


透過一封宣傳「垃圾換舊衣」活動的電子郵件,外交替代役男連加恩無心插柳地激起了台灣人民巨大的善意浪潮,他無意改造世界,只想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,他的故事告訴我們,自己的小小付出,也可以帶來大大的改變!


騎腳踏車去來回五十公里的地方探望朋友,才體會到什麼叫做攝氏45度的氣溫。


常聽到周圍的人在參加葬禮,才知道國民平均年齡四十幾歲是怎麼回事?


生活問候語「有沒有拉肚子?」等同於台灣的「吃飽了沒?」,才知道地球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乾淨的水喝。


抱持著「總有一些事情可以讓我做吧!總有辦法可以改變一些什麼吧!」的心願,從未離開過台北市生活的連加恩,飛到了地球另一端的布吉納法索,行醫、替居民鑿井、蓋孤兒院,甚至發起「垃圾換舊衣」的活動……


連加恩不僅將一個個客觀的數字,變成一篇篇感人的故事,也在最貧瘠的地方,寫下他人生履歷中最豐富的一段經歷。


他說:「好命的孩子,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。這樣,好命才有意思。」


 




山豬‧飛鼠‧撒可努


作者:亞榮隆/


出版社:耶魯


看到這樣的書名,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?山豬和飛鼠想必大家都知道,是山裡面常見的動物,而撒可努呢?是何種動物啊!告訴大家,它是人名,是本書的作者。


撒可努先生是排灣族青年,他用輕鬆自然的筆法,把他和祖父、外婆、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。他的父親告訴他,飛鼠有大學,山豬也有山豬學校,他的父親說:「獵人的孤獨和寂寞,是精神和力量最大的來源之處;兒子,你要學做一個好的獵人,就要學會等待的耐性。」他的父親對動物有著人格化的形容,對大自然帶著崇敬的心。


他的祖父種了一片小米園,他告訴撒可努,種小米讓他回到自己的小時候,他訴說自己和小米園一起長大的故事。許多小鳥飛來偷吃小米,祖父不用抬頭,只憑鳥叫聲就能分辨這隻鳥兒,甚至知道這隻鳥兒的身世、家庭狀況、來小米園的動機等...


他的外婆告訴他:「煙會說話,風有顏色,天上的星星來自於母親的眼淚、鹿的跳躍是新生命的到來。黃昏飛來的黑鳥是祖靈變的,當小米像波浪搖盪著,是表示死去的親人在小米上跳舞。…..


 


 




120公分的勇氣


作者:陳攸華口述、張麗君執筆


出版社:張老師文化


120是我的身高,這個數字決定了我的身體高度,卻決定不了我的人生高度。


全台灣最迷你的女教授陳攸華,她是一位軟骨發育不全的患者,雖然她只有120公分,但她開朗樂觀的個性,卻是120分分的好多倍,陳攸華成長的過程當然也飽別人異樣的眼光,如今她不僅取得了博士學位,更是台灣最迷你的女教授。(華視點燈,郎祖筠主持)


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喻她為「中大一寶」、「中大小巨人」!


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所教授陳攸華身高只有一二○公分,是全台體型最「迷你」的大學教授。 在英國的布魯內爾大學(Brunel University)任教八年的她,因體型「特別嬌小」,成長之路飽受嘲笑;她說,慶幸沒放棄自己,「熬得過難關,就能達到目標。」中大四年前力邀陳攸華返台任教,但過往一些不愉快的經驗讓她猶豫,多次向中大暗示、明示「我很矮」。中大網路所前所長陳德懷一句話:「我又不是找妳打籃球。」終於說服她辭去英國教職返台。


陳攸華五個月大時,母親發現她的身體軟趴趴,無法坐起,後來診斷是罕見疾病「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」,為先天基因突變所造成。當父母知道陳攸華的病情後,卻沒有怨懟或是不甘心,因為她有一對開朗、務實、不怨天尤人的父母,當他們碰到任何問題時,都會非常冷靜地解決。陳攸華說,她的人生有許多負面的事情,但也有不少正面的力量,幫助她跳脫負面思考。


陳攸華說,父母最成功的一點,就是以「平常心」對待她,他們也會像對待其他孩子一樣,該教、該罵和該打的地方絕對不少,他們幫助、鼓勵和支持,但是從不溺愛。


上了小學後,她常遭受同學欺負、嘲笑,但母親鼓勵她,將反擊的力量省下來,多充實自己,「學習如何成為有毅力之人」,成為她人生的第一堂課。


原本自暴自棄讀後段班的她,每天讀書到凌晨,國三如願進入升學班,「才發現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」,她以榜首考入聖心女中有獎學金;但太自滿成績猛掉,獎學金被取消,「我學會不能驕傲」。


陳攸華走上資訊路是意外,大四時,輔大圖書館系師生看好她可輕鬆通過高考,沒想到簡章規定「高度畸形者不得報考」,「我整整沮喪一週」;當時電腦剛流行,決定硬著頭皮赴美讀資訊碩士,之後赴英攻讀博士。


最令她感動的是因為個頭小,常常按不到電梯,沒想到,馬里蘭大學卻因為她而改變電梯的高度,讓她強烈感受到「世界仍是充滿著愛」,也促使她最後願意將所學回台灣貢獻給更多學子,並投身小小人兒病友的相關權益爭取工作。


本書記錄陳攸華教授從放牛班一路奮鬥到拿到博士學位,在英國擔任教職、受邀回台任教的歷程,陳攸華認為「信心」與「選擇」是她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。她願意以自身的經驗幫助跟她有類似情況的人及一般人,只要不放棄,人生充滿盼望。



 


 





100萬的願望


作者:沈芯菱


出版社:圓神


十六歲的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,敘述自己在貧困的家庭環境中力爭上游的過程。她善用周邊學習資源如書店和圖書館,並保持旺盛的學習和行動力。當她成功的在電腦網路領域開創出優異的成果後,又立下「用鍵盤打造知識公益、用滑鼠彌平社會斷層」的志願,為幫助社會弱勢者而努力。


書中記錄了她獲得眾多資訊獎項背後的心情和努力過程,也清楚的展現了「知識」帶給她的自信和力量。因此,她雖然只是一個青少年,卻已參與社會服務,幫助其他弱勢兒童、農民、老人及外來移民等,證明資訊世界不限年齡,小孩也可以成就大事。


無邊無際的資訊世界可以提供豐富的營養,但也可能使人迷失終日。如何善用資訊充實自己和建立人生的意義,已成為現代青少年重要的課題。這本書或許可以提供給讀者作為參考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閱讀陽光交享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